液相色譜 (LC) 是由俄羅斯植物學家茨維特在 1900 年代初期的工作定義的。 他的開創性研究集中在使用溶劑在填充有顆粒的色譜柱上分離從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 [葉色素]。 茨維特用顆粒填充一個開放的玻璃柱。 他發現有用的兩種特定材料是粉狀白堊[碳酸鈣]和氧化鋁。 他將樣品(均質植物葉子的溶劑提取物)倒入色譜柱,然后放入顆粒床。 然后是純溶劑。 當樣品在重力作用下通過色譜柱時,您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條帶分開,因為某些成分的移動速度比其他成分快。 他將這些單獨的、不同顏色的條帶與樣品中最初包含的不同化合物聯系起來。 他根據每種化合物對顆粒的化學吸引力的不同強度,對這些化合物進行了分析和分離。 更強烈地被顆粒吸引的化合物減慢速度,而更強烈地被溶劑吸引的其他化合物移動得更快。 該過程可描述如下: 樣品中所含的化合物在流動溶劑(稱為流動相)和顆粒(稱為固定相)之間分布或分布不同。 這會導致每種化合物以不同的速度移動,從而導致化合物分離。
什么是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 技術)?
2004 年,儀器和色譜柱技術取得進一步進展,實現了液相色譜分離度、速度和靈敏度的顯著提高。需要具有較小顆粒 [1.7 微米] 的色譜柱和具有專門設計用于在 15,000 psi [1,000 bar] 下提供流動相的儀器,以實現新的性能水平。必須全面創建一個新系統來執行超高效液相色譜,現在稱為 UPLC 技術。今天,科學家們正在使用包含更小的 1 微米直徑顆粒的色譜柱和能夠在 100,000 psi [6,800 bar] 下運行的儀器進行基礎研究。這提供了我們對未來可能期望的一目。
HPLC 是如何工作的?
在柱色譜中,溶劑在重力作用下滴入裝有吸附劑的柱子。HPLC 是一種高度改進的柱色譜法。泵在高達 400 個大氣壓的高壓下迫使溶劑通過色譜柱。柱填充材料或吸附劑或固定相通常是由固體顆粒如二氧化硅或聚合物制成的顆粒材料。
與柱色譜相比,壓力使該技術更快。這允許使用更小的顆粒作為柱填充材料。較小的顆粒具有更大的表面積,用于固定相和流過它的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導致混合物組分的更好分離。
加壓液體通常是水、乙腈和/或甲醇等溶劑的混合物,稱為流動相。
混合物的組分由于它們與吸收劑顆粒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而彼此分離。這會導致不同組分的洗脫速率不同,并導致組分在流出色譜柱時發生分離。與柱色譜相比,HPLC 高度自動化且極其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