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和 X 射線研究紋身的安全問題
近些年,紋身也成為一種時尚,許多剛接觸社會的小年輕都有過紋身的經歷,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紋身對身體會產生什么影響,借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和 X 射線熒光分析儀等儀器,一個研究小組最近調查了紋身色料是否會損害皮膚和淋巴系統。
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自2010 年起,在 18~30 歲人群中,38% 的年輕人至少有一個紋身。到2015 年,該數字增長到 47%。紋身數量的急速增長引發了人們對健康和安全的廣泛關注。
紋身就是將墨水注入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后,設計圖案會逐漸愈合,最終留下永久痕跡,但是無論是為了健康還是為了美容需求,向身體注入異物,我們的身體都會主動地試圖擺脫這些物體和物質,這些痕跡下面,我們的皮膚里會留下一些墨水中顆粒物,身體會通過轉移來運輸這些顆粒。在運輸過程中,血液和淋巴液會被動地攜帶顆粒,免疫細胞可主動吞噬顆粒,并將顆粒沉積在淋巴結中。
2017 年,施普林格·自然(Ref. 1)期刊發表一篇論文,研究人員分析了刺有紋身的皮膚樣本: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
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LDI-ToF)質譜儀
基于同步加速器的 X 射線熒光(μ-XRF)
基于同步加速器的傅里葉變換紅外(μ-FTIR)光譜儀
這次的研究并未發現這些影響是否有害。
后來研究人員利用 LDI-ToF-MS,發現了紋身色料從皮膚轉移到淋巴結的證據。他們分析了四個含有紅色、橙色、綠色或黑色墨水的紋身皮膚樣本,以兩個正常的皮膚樣本為對照組。他們在其中兩個捐獻樣本的淋巴結中檢測到顏料顆粒。至于其他兩個樣本,淋巴結中缺乏色料的原因可能是色料濃度水平過低、新陳代謝分解或轉移到了不屬于樣品組織的其他淋巴結中。實驗證明,紋身顏料可以從皮膚轉移到淋巴結。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試驗結果支持另一個重點研究目標:紋身色料中的元素可以滲入淋巴結。紋身墨水中的常見元素包括鎳、鉻、錳、鈷、二氧化鈦和碳,具體取決于色料。例如,黑色墨水含碳,白色墨水(主要用于陰影效果)可含有二氧化鈦。團隊還利用這一技術確定了不同色料顆粒的納米尺寸。
研究團隊發現,捐獻樣品的皮膚組織和/或淋巴結中的鋁、鉻、鐵、鎳和銅含量有所升高。兩個樣品中發現了鎳和鉻,它們既可能引起過敏,又可致癌。四個捐獻樣本中,三個含鋁,但這種元素是止汗劑的重要成分。
有趣的是,一些實驗結果表明,同色系不同色調也會對皮膚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注入“酞菁綠 36”色料的樣品中,皮膚和淋巴結檢測出大量的銅和少量的溴,而“酞菁綠 7”只在皮膚內留下了這些元素,完全沒有影響淋巴結。這是否意味著一種綠色比另一種更安全?研究沒有明確說明,所以不妨要求紋身師將綠色顏料從“36”換成“7”號,我不知道他會作何反應,但何不一試!
說到這里,你們還敢去紋身嗎?
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和 X 射線研究紋身的安全問題,起碼幫助大家認識到紋身的弊端,也呼吁年輕人不要動不動就去紋身,對身體傷害確實挺大的!